台灣銀行

總統府旁的台灣銀行建築特色及歷史

台灣 銀行的建築特色比如說誰設計的哪時候等等謝謝:)
總統府旁的台灣銀行建築特色及歷史 檢視圖片簡介:  臺灣銀行始創於一八九七年

當時為日據初期

殖民政府為控制臺灣金融與經濟而設立

亦是後來執行南進政策的金融與投資機構。

材料:花崗石建築風格:新古典風格現狀:  一九0三年建銀行總部於今址的西側

原為紅磚與斜頂之仿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。

因遭白蟻侵蝕

乃於一九三八年擇今址重建

由日本建築家西村好時設計

大倉土木施工。

歷史沿革:  臺灣銀行始創於一八九七年

當時為日據初期

殖民政府為控制臺灣金融與經濟而設立

亦是後來執行南進政策的金融與投資機構。

  一九0三年建銀行總部於今址的西側

原為紅磚與斜頂之仿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。

因遭白蟻侵蝕

乃於一九三八年擇今址重建

由日本建築家西村好時設計

大倉土木施工。

  臺灣銀行在二次大戰時遭受轟炸

屋頂於戰後重修

但外觀牆體及列柱均為花崗石原物。

它採用西洋古典建築元素

如臺柱、列柱、石雕花瓶欄杆、柱頭與女兒牆連續的飾帶

充分表現出穩重而理性的美感。

更多圖片~檢視圖片點點我 參考資料 A.A 網資
以下資料詳見維基百科:臺灣銀行位於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1段120號檢視圖片的總行廳捨

是臺北市的市定古蹟。

1897年

日本國會通過《臺灣銀行法》後

台灣總督府除了展開相關作業外

也積極覓地興建臺灣銀行總行。

在拆除城內文武廟之後

就在其附近興建營業處所

而該處所為紅磚與斜頂之仿後期文藝復興式建築。

1930年代

從開始全臺灣七個營業據點擴展到數十個據點的臺灣銀行

因業務量遽增

加上原建築遭白蟻侵蝕

乃於1938年擇現址重建(位於舊址的西邊)

由日本建築家西村好時設計

大倉組(今 日本大成建設)承攬土木施工

1939年年完工。

該建築牆體及列柱均為花崗石原物。

混合採用了西洋古典建築元素

如四轉角渾重臺柱、二樓八根列柱、石雕花瓶欄桿、科林斯柱式之變體柱頭與女兒牆連續飾帶均為難得一見的佳作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

此建築物遭美軍轟炸

屋頂於戰後重建。

不過整體外觀

仍保有日治時期的莊嚴、厚重與安定之感

充分表現出穩重而理性的美感。

日本TBS電視劇《華麗一族》前幾集曾借用總行的營業大廳

作為劇中虛構的「阪神銀行」總行的拍攝場景。

◎網站有照片。

(不過不是老照片)

新文學運動|劉銘傳|倒扁運動|國民革命軍|去蔣化|戒嚴令|北埔事件|三七五減租|十三行文化|施琅|美麗島|臨時條款|鄭成功|動員戡亂時期|卑南文化|二二八事件|白色恐怖|獨立運動|朱一貴事件|林爽文|第二次世界大戰|牡丹社事件|中華民國|三一九槍擊案|中日甲午戰爭|長濱文化|馬關條約|

台灣銀行
參考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9032904055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,請留言給我,將移除本文。謝謝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oye444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